豐樂社區關懷據點
活動重點及目的
國民健康署呼應世界衛生組織倡議之「活躍老化」及「高齡友善城市」概念,以「敬老、親老、無礙、暢行、安居、連通、康健、不老」等八大面向為基礎,營造出高齡友善的環境。萌芽期本計畫團隊以「打造高齡友善環境,優化在地人文,孕育醫學人才,實踐社會責任」為目標精神,分別由本校四院的師資及台中市南屯衛生所組成子計畫團隊,加上本校附設醫院資源,結合各自專長,以不同專業的知識與經驗,設計執行策略,結合智慧醫療以及課程,實踐教育服務、社區醫療照護及在地關懷的精神。利用多元主題,擴大教師與學生的參與和議題認知,增加通識與專業課程的深度與廣度,並於社區萌芽深耕,提供友善長者之服務,促進社區長者之健康。
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
本活動旨在讓學生與社區民眾交流互動,並將本校專業「健康與保健」帶入社區進行衛教宣導。活動過程期待讓學生在教案設計和在場域中與長輩互動過程中,培養同理心與累積實務經驗,使同學在未來的醫療場域中能有更好的經驗與成長。
據國健署統計,台灣65歲以上的長者中,幾乎每10位就有1位是輕度以上吞嚥障礙,因為口腔不潔或吞嚥肌群失能,導致嗆咳或吸入性肺炎。因隨著年齡增長,喉嚨的肌肉會漸漸變得虛弱,進而降低喉嚨往上拉的能力,促使喉頭位置下降。當喉結的肌肉虛弱到一定程度時,人體就會出現吞嚥困難的現象。因此,如何預防喉嚨功能下降,關鍵在於避免喉結的肌肉虛弱。長期健身、嚴格的口腔衛生、正確的呼吸練習以及適當的聲樂訓練都能改善喉部肌肉,預防吞嚥障礙的發生。 這次的活動邀請了聲樂家廖淑玲老師,為長者們講授如何正確地使用喉部肌肉發聲唱歌,直接達到幫助長者強化肌肉、預防吞嚥困難的效果。廖老師通過上課讓長者們學習如何站起來練習發聲和控制呼吸,並幫助他們唱兒歌和老歌。活動現場氣氛活躍,長者們也從中獲得了樂趣。此外,下課後,他們還一一向廖老師詢問自己唱得對不對,是否正確運用喉部肌肉。從這個活動中,我們可以看到長者們對於學習新知識和進行身體鍛鍊的熱情,以及他們對於健康的追求和保護,展現出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