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心社區發展協會
活動重點及目的:
國民健康署呼應世界衛生組織倡議之「活躍老化」及「高齡友善城市」概念,以「敬老、親老、無礙、暢行、安居、連通、康健、不老」等八大面向為基礎,營造出高齡友善的環境。萌芽期本計畫團隊以「打造高齡友善環境,優化在地人文,孕育醫學人才,實踐社會責任」為目標精神,分別由本校四院的師資及台中市南屯衛生所組成子計畫團隊,加上本校附設醫院資源,結合各自專長,以不同專業的知識與經驗,設計執行策略,結合智慧醫療以及課程,實踐教育服務、社區醫療照護及在地關懷的精神。利用多元主題,擴大教師與學生的參與和議題認知,增加通識與專業課程的深度與廣度,並於社區萌芽深耕,提供友善長者之服務,促進社區長者之健康。
活動特色及執行情形:
據統計,美國及部分歐洲地區的研究顯示,肌少症盛行率在60到70歲的長者約為5%~13%,80歲以上則約為 11%~50%。臺灣本土的研究則顯示,65歲以上的長者,肌少症盛行率約為 3.9%~7.3%(男性:5.4%~8.2%;女性:2.5%~6.5%)。肌力減退原因包含:肌肉體積的萎縮、肌纖維張力減少以及運動神經元傳導速度減少等,因此,肌少症對於老人健康之影響包含(1)易跌倒:肌肉力量減少肢體功能變差。(2)影響肌肉與身體的新陳代謝:因人體蛋白質的儲存、調整血糖的代謝有關。(3)增加心血管相關疾病、代謝症候群、骨質密度減少之風險:若同時存在肥胖與肌肉不足時。總之,肌少症使老人的失能增加、死亡率上升,因此,針對流失的肌肉、骨質、神經系統功能進行維持與改善需靠適當運動及飲食來達成,因大多數長輩認為只要多吃蛋白質就能長肌肉改善肌少症,且長輩吃得少,應在各種營養素的協作下,營養均衡下才能維持身體健康,故設計「關節肌力大問哉」課程活動,並邀請田子宣運動營養師以及盧子軒運動教練授課,藉由課室教導長輩”如何吃得營養健康”,如:如何選擇優質蛋白質、優質原型食物為何、怎麼吃、以及吃多少等,並配合USR 計畫彈力帶作為教具,帶領長輩們利用彈力帶上半身訓練包含:胸推、肩部伸展、肩推、單雙手側平舉、划船等,順練背部及手部肌群;下半身包含: 提膝、腿部伸展等訓練腿部肌群,使長輩能有正確且專業的動作,得到安全又有完整的運動觀念與姿勢。





